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》
随着我国经济发展,使国民生活水平也逐年上升,人民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,让人们在医疗、护理中,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。提高护理工作质量,让儿科中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得以满足,是近年来儿科护理的管理工作中,一个重要课题[1]。因儿科工作的特殊,从而决定了儿科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,其中,护理管理就是护理工作的难点。本次研究中,探讨细节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的效果,报告如下。
1 资料与方法
1.1 一般资料
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的80例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,男性49例,女性31例,年龄1~12岁,平均年龄为(5.)岁。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,观察组40例,两组患者年龄、性别无差异,(P>0.05)具有可比性。
1.2 方法
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,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,加用细节管理,内容如下。
1.2.1 细化护理服务流程,增强服务意识
因儿科中患者具有特殊性,患儿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,从而决定了儿科护理存在的高风险性。儿科护理过程中,家属易情绪激动,护患间难以沟通[2]。在护理管理中,应该要采取细节管理,减少工作疏忽,将传统护理工作中,以疾病护理为中心的护理状态,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,从而满足患者护理需求。
1.2.2 护理流程规范化,确保管理可操作性
根据患儿的不同病种,在实施护理过程中,应该将护理流程规范化,细化护理工作。心理护理是护理过程中的一部分,但是在行心理护理过程中,还是需要针对在不同阶段,根据患者的年龄,以及家属的实际情况,其担忧状况进行分析,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,以此确保患儿、家属能够保持平稳心态,减少因情绪波动过大,引发护患纠纷发生。
表1:两组患者细节管理后情况对比[n(%)]组别n医院感染护理差错护患纠纷患者和家属满意度观察组402(5.0)3(7.5)1(2.5)38(95.0)对照组408(20.0)7(17.5)6(15.0)28(70.0)Χ P<0.05<0.05<0.05<0.05
1.2.3 建立考评机制
完善的制度,并建立考评机制,是确保护理质量的关键。在儿科的管理制度中,尽量采取量化和细化,并确保其操作性,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。根据儿科护理中的实际情况,建立起符合实际情况的护理标准,为护理工作的实施提供管理依据;采取动态监控模式,在将相关管理制度、标准完善基础上,可进一步将质量监控程序做强化,以动态监控模式,督促护理工作的实施力度;在工作过程中,加强细节观念,对护理工作的疏漏,需要做到随时发现,随时处理;不定期检查护理工作的流程,一旦发现不合理处,及时予以改进。
1.3 观察指标
对患者采取细节管理后的护理差错发生率、护理纠纷、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观察,并对两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。
1.4 统计学分析
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.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,计数资料以Χ2检验,P<0.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2 结果
采取细节管理后,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、护理纠纷、护理差错有明显低于对照组,其差异显著(P<0.05),观察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为95.0%,对照组为70.0%,(P<0.05)差异显著。见表1。
3 讨论
细节管理在团队管理中,是极为重要的管理概念,其主要强调管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,主张每一位在职人员能够注重自身工作本质,力求完美,注重细节。细节管理在团队管理中所体现的优势,也受到医疗系统的青睐,并将其引入护理管理过程中,取得极佳效果。
实施细节管理,能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,从原来的被动护理模式,转变为主动护理,让护理人员能够积极发现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,主动采取方案进行解决,减少因疏漏为患者带来影响,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,且降低护患纠纷。
从本次研究中显示,采取细节管理后,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、护理纠纷、护理差错有明显低于对照组,其差异显著(P<0.05),观察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为95.0%,对照组为70.0%,(P<0.05)差异显著。可见,采取细节管理,能改善护患关系,减少护患纠纷发生,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,提高护理质量,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。
随着我国经济发展,使国民生活水平也逐年上升,人民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,让人们在医疗、护理中,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。提高护理工作质量,让儿科中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得以满足,是近年来儿科护理的管理工作中,一个重要课题[1]。因儿科工作的特殊,从而决定了儿科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,其中,护理管理就是护理工作的难点。本次研究中,探讨细节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的效果,报告如下。